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分析>资讯内容

分工协作――友嘉团队打造中国数控机床城

发布日期:2011-08-24 来源: 中国空压机网 查看次数: 492 

核心提示:

  中国制造业已经风生水起,但众多元素暗示这其中所存在的混沌,如何借鉴已有的经验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模式,各制造商一直在思考。而在竞争成本越来越高的全球市场,成熟的模式已经在给制造业的领袖以启示。

  在日益成熟的中国市场,台湾制造以其高的性价比为中国大陆众多用户的生产助力。如何可以做到更给力,台湾着名机床品牌制造商友嘉集团的决策是打造中国的数控机床城。通过与友嘉大陆负责人陈海军先生的沟通,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友嘉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诚意。

  如何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着名的功能部件商,如何在让大家在一起发挥*大的效能,陈海军认为只有竞争、只有与高手过招才能更好地发展!

  友嘉发展历程

  1979年,朱志洋先生在台湾成立友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日本神户制铜建设机械台湾总代理。

  1982-1988年分别与日本RYOBI,瑞典SKF,日本IWATA,美国BCC(USA)INC.COR.等四家企业合资合作,生产建筑五金,传动元件、涂层设备等生产销售和服务。

  1989年,友嘉实业成立工具机事业部,自此跨足生产制造数控机床行来。

  1992年投资彩乐电子股份有限公怀、友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产LCD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机。

  1993年成立友佳实业(香港)有限公司,并将触角伸向大陆,投资设立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数控机床、立体叉车设备等,其数控机床自1997年投产至日前产量已达到2800台。

  1997-1999,与日本NIPPON CABLE技术合作生产高速停车塔,投资台湾豪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日本SAKAZAKI,生产印刷电路板及数控雕刻机及多轴数控机床。

  2001-2006在大陆独资成立杭州友维机电有限公司、杭州丽伟电脑有限公司,杭州友佳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杭州友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杭州友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并与日本高松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杭州友嘉高松机械有限公司,上述企业主要生产传动元件、生产数控机床及自动化设备、柴油叉车等,总投资额达18600万美元。

  投资日本Takeuchi(Japan)Co.,Ltd,韩国Takeuchi(Korea)Co.,Ltd,台湾松颖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上市公司祥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台湾友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主要生产雷射PCB钻孔机、机械式PCB钻孔机及成型机、数控机床、龙门系列及镗铣床、印刷电路板(PCB)等产品,并与法国HURON技术合作,生产高速、精密五轴加工中心,成立友盛(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为法国HURON中国总代理。

  2006年成立友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2007-2008年,投资台湾众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日翔软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帅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美国Saginaw Machine Systems、台湾胜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主要生产数控机床及精密磨床、印刷电路板、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同时原良友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友迦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与瑞典EXCHON、意大利FIDIA技术合作,生产高速精密龙门加工中心及六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与日本TAKAMATUS合资成立F.T.JAPAN Co.,Ltd,,生产销售数控机床,并投资意大利MAUT S.p.A,生产数控龙门加工中心。

  2008年,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杭州友嘉机电学院,成为友嘉集团以及客户培育高技能数控技术和机电技术人才的基地。2009年与日本ANSET IWATA合资成立杭州友佳岩田空压机有限公司,生产无油式、给油式空压机,杭州友嘉高松机械有限公司增资扩厂。

  2012年友佳国际控股在台湾上市,江东工业园区开工。

  从1979年到2010年,友嘉实业的成功曲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时代制造业的发展走势。因为满足了这个时代的需要,才有了友嘉实业的发展与壮大。友嘉 以诚立业,以信立世的经营理念,吸引了众多的人才聚到一起,正是这些人才对于友嘉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才博得了众多合作伙伴的信任。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滚雪球般,使得友嘉也变得越来强大。而这种强大也是基于实力,基于管理,基于研发等的良性循环之上。当然,任何企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企业经营永恒的真理与信念还是让勇敢的企业乘风破浪。很多经济观察家会分析一种模式的成功源头,但也许这并不是**重要的,企业的历史与经验是独特虽然可以效仿,却不可以完全复制。

 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的现状

  作为全球*大的机床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早期的机床均属国营,生产效率欠佳,出口比例较低;在国内机床企业大力改革、裁汰冗员,大量崛起人员精简、产值高的民营企业等事件后,情况得到好转。我们看到,一批改革者在早期的国有体制中探寻着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机床企业正在呈现百家争鸣之势。

  中国机床主机企业的特点很明显:大而全,小而不强,小而不精;尤其在配套能力方面一直是中国机床企业的软肋;产业分工不清晰,专业化程度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尚未完全掌握基础、关键、共性技术;高性能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发展滞后于主机,与数控机床发展相应的产业链体系还不够完善种种因素制约机床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随着逐步学习日本、美国的技术设计理念,把主要市场投向汽车、模具、电子等高端产业,采用技术合作或引进外资的方式吸引日本、台湾企业,使机床产业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在中国的机床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国有、外资、合资、民营等各种模式经营的机床企业。除了原有传统的国有企业,其他家企业看到的是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机床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左右将立足国内;高档数控机床也被纳入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范围内。

  在中国日渐成熟的的机床市场,用户对产品的挑剔性也随着之加大。如何平衡各个机床的性价比,来自台湾机床正在得到众多用户认可。毕竟先期经过了向欧美与日本的市场交流,台湾制造明显具有更多的来自**世界的先进元素,但是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因为在人力物力距离等方面优势,价格又与欧美日的产品低很多。而这些,对于正在渴望先进,口袋中钱又不多的中国用户来说无疑不是一个福音。作为世界上曾经销量排名**的友嘉集团来说,正因为得到了中国众多用户的支持,正在变得更加强大。

  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但对高档数控机床需求将不断上升,对中低档机床工具产品的需求则将不断下降。就我们所处于的2011年的市场来说,截至到目前,呈现热求的趋势。但与往年各个季度发展趋势不同的是,第二季度提前出现淡季的特点,市场同比下降。作为中国市场的销售大户,友嘉切身感受明显,相信其他家机床企业也有切身体会。

  下降原因首先来自汽车行业。由于受国家宏观因素的影响,银根紧缩,汽车行业优惠政策取消,部分区域的限购等因素,汽车行业的设备销量下降很明显。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低到51.1,创自去年7月以来近10个月以来的*低点,中国设备消费呈现波动期的低潮阶段。但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长久观察,友嘉看好中国市场,这是正常现象,2011年的低潮期来得早些,但是上高潮期也会早于往年,预计上升可能开始于八、九月份。

  相对于汽车行业的消费下降来说,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纺织、印刷、食品等市场发展处于平稳之中。据悉,友嘉在2011年前四个月已经达到2500台的销量。仅仅四月单月就达到了800多台,此销售量创历史*高水平,很多其它机床企业一年的销售量。由于大陆市场一直需求旺盛, 友嘉销售水平是台湾机床企业排名后十位销售量总和。

  台湾机床的优势体现

  从上世纪60-70年代,台湾机床得到大力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台中为中心的机床产业链。因为受日本机床行业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机床业的功能部件的供应区,这些零部件功应商簇拥着台湾机床产业蓬勃发展。在这条产业链条中,专业化分工不仅明确而且细致。正因为这样,台湾这样只有大陆一省之地却诞生了众多的国际知名机床品牌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看去,因宝岛消费能力有限,台湾在机床业在发展之初就确立了海外路线。

  随着中国大陆良好的政策及制造业的风生水起,全球机床制造商加快了生产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台湾机床厂商整体性向大陆转移。截止到2010年底,台湾机床及自动化行业已有愈百家企业在大陆开设了独资或合资工厂、分公司、办事处或经销代理机构等,占相关行业台商总数的近50%。这些工厂或机构主要集中在浙江萧山、江苏昆山、上海、广东的东芜和深圳。特别是萧山,将成为台湾机床制造中心。

 台湾制造业在中国看到了商机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得益于几个原因:大陆对海峡两岩在政策上的支持;台湾制造的良好品质,虽然与欧美日制造还有些差距,但是台湾制造在价格上要远远低于**世界的制造,在性能上却可以不输欧美日,让用户在综合指数上得到实惠。笔者前些天刚刚参加了一家代理台湾机床产品的代理商,据总经理透露,当初她们代理台湾机床正是看中了中国市场对于工作母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出于相对的成本的考虑才代理台湾机床的。

  友嘉正是其中着名的一个,这里我们不去阐述友嘉如何从一个不知名的代理发展成为大的国际集团,仅仅看他的战略就足以证明后来成功的缘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市场进入饱和期,固定投资减弱,大陆市场进入市场经济,友嘉的海外战略可谓与大陆这一时期的发展可谓不谋而合,发展也就此掀开新的篇章。

  友嘉在中国市场独具优势

  友嘉的机床业务涵盖了加工中心、复合机床、钻孔中心、磨床、铣床、镗床、车床和雕铣机等不同种类的高、中档产品。2010年,友嘉的加工中心产销量达到8400台,取得了全球销量冠军。友嘉如何取得销量冠军?营销模式可能是其取用的法宝。相对于很多公司所采用的代理营销制,友佳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这种直销模式固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管理难度,但恰恰是这种模式让友嘉可以将自己的文化理念直接传达给客户,同时也将*大的实惠和方便带给了客户。

  作为公司向前发展的火车头,公司的超前理念和高水平的销售团队是友佳近年高增长率的主要原因。而高水平的销售团队建设并非一促而就,人员水平的局限也使得其业绩受到限制。友佳的员工培训打破这种局限。员工培训分为两种:普遍式和具体形式。在杭州友佳总部会定期有公司人员的培训,对于新来的员工或是感到技术知识欠缺的老员工都可以到总部受训。

  直销模式使得友嘉拥有在国内*大规模的销售团队,所以市场销售能力也十分强大,在大陆及台湾地区,友嘉曾经连续十年实现全动CNC销售**。在销售战略中,友嘉与客户不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友嘉与客户更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这使得很多行业的龙头企业与友嘉保持着长期合作。而友佳的销售团队坚持人性化服务,他们与客户不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兄弟,如朋友,如邻居。本期,我们的封面策划是友嘉团队,设计出了几种样式,陈总选择了本期封面所示的环形。他说:只有抱成一团才会有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友嘉销售团队建设的内因所在。

  同时,友嘉在世界各地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销售服务渠道的畅通。完善的网络布局使得友嘉对用户的服务更加周到快捷,在客户驻地广泛设立办事处,随时与用户进行交流,从而保证客户的设备能很好运行,并及时获得*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目前,杭州友佳在全国有35个办事处,服务网络40个以上,实现了备件的完全本地化,这种网络布局使得友佳对用户的服务更加周到快捷。

  近年,通过收购欧洲、日本知名工具机厂,及与台湾工研院机械所、精密机械研发中心等单位合作取得关键技术,友嘉在卧式加工中心、五轴机床、车铣复合机床、落地镗铣床以及交钥匙工程上、(自动化整厂整线)设备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方面取得突破,产品实力进一步增强。另外,为了提高市场占率,友嘉还会在大陆市场推出一系列高性价比的经济型机床。中国用户还要经历从经济型向全功能机床过渡这个阶段,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上对于经济型需求还将持续很长一阶段。

  提供*佳性价比设备是友嘉对客户的绝对承诺,友嘉的做法就是为让用户感受到物有所值和物超所值。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友嘉的产品表现如此卓越,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们对技术研发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友嘉集团的研发团队汇聚了国内外业界精英,友嘉工具机厂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每年研发费用占年营业额的4%,强大的研发阵容保证了公司在技术的优势。现在,每台友佳的机床上都有自己的专利。

  友佳与杭州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经过专门培训的学生在毕业之时不仅仅学到的是专业上的理论知识,更多通过对友佳机床的直接接触,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从而为友佳的研发、生产、服务团队储备后备人才,在给用户提供优质机床产品的同时,也给用户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

  全球友嘉资源共享

  世界前四大机床市场分别在中国大陆、德国、日本和韩国,目前,友嘉除了在德国主要由代理商做,在以上区域都有大型的生产基地。在日本,友嘉拥有三家工厂:2010年9月友嘉与日本Mectron公司合资生产钻铣加工中心,目前已发展推出九轴加工机床。在韩国,新加入友嘉实业集团的两家韩国企业已使友嘉成为当地*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之一。

  另外,友嘉在俄罗斯、巴西都是*大的机床进口商;在哥伦比亚,当地进口机床的80%来自于友嘉;在意大利,友嘉刚刚购并了两家企业;在美国,除了拥有150多年历史SMS公司,当地*大的工具机代理商已于2010年6月加盟友嘉;在印度等新兴市场,友嘉也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已经开始考虑在当地设厂。

  如何让旗下14个品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是友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这又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同时,友嘉还要为每一个品牌原有市场、客户群体、技术特点做出适当的规划。友嘉对于旗下的各品牌进行了全球整合,这种整合促进了管理、市场、技术上的整合,多品牌在竞争中互相促进形成了相互支持。对于中国市场,友嘉集团可以将其在欧洲、意大利、德国以及日本、美国有关于装备设备的技术引进到国内,来促进国内机床产业的技术升级。所以,在今天中国市场,从高到低均有覆盖。这些不同级别的品牌,在满足新客户的需求、老客户产品升级中起到了非常大作用。

  今天,友嘉全球资源共享正得益于品牌技术之间的整合。技术整合绝对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而是针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新兴产业和一些增长点,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将先进品牌核心技术整合到友嘉的畅销产品中。这其中,陈总提到友嘉的得意之作:畅销的立式加工中心,正因为有了对美国SMS品牌核心的整合,才有了友嘉在速度、钢性、精度上面更好的表现,在价格上比高端品牌低很多,成本上却并未增加很多。

  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给了友嘉很多启示:除了继续稳固目前的传统产业,对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成为友嘉企业发展的重点。面对新兴产业的崛起,友嘉近两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在收购国外品牌的时候,也在考虑将这些品牌融入到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全球十四个品牌的整合和其重要的供应商们正好可以满足如轨道交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需求,这既弥补了杭州友佳的不足,又与中国的产业政策相吻合。

  目前,友嘉实业集团在大陆拥有杭州友佳、杭州丽伟、江苏颖达、无锡帅宏、友嘉高松、上海友胜、友华和友达等多家独资、合资工厂,共61家分公司和销售据点。可以说友嘉实业集团在大陆已经形成完备的数控装备产业链和卫星协力体系。时间是可以说明一切。在制造商集中国的台湾中部,很多功能部件已经可以替代日本的功能部件产品,中国大陆市场对台湾制造商的倾向性也越来越明显,寻找性价比高的机床成为中国市场的趋势。面临未来大的市场需求,将会出现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价格、功能上为客户提供*高的性价比,成为各机床制造商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数控机床城成为友嘉在未来五年的规划。

  友嘉的数控机床城

  随着外国公司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也正在变得成熟。 继沙迪克、马扎克、大隈之后,日本牧野在上海投资,丰田工机在建立工厂,日本机床企业出现了集体性向中国转移的迹象。此外,德国DMG集团在上海设厂;意大利利雅路机床集团在沪建厂;韩国大宁机械在烟台落户;沈阳机床集团与辛辛那提一兰姆公司签订加强合作协议国内企业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也猛然提速。外国制造商在试探着中国的市场,中国制造也在尝试着与世界整合。

  长久以来,中国机床企业呈现的是大而全,小也全的经营模式。一方面是大陆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专业的功能部件厂与机床厂的配合的难度,另一方面经营的体制限制了其发展。欧美日等先进制造业国家的经验一次次地证明了,产业服务链条形成的关键是专业分工的细化,形成真正良性循环发展的互相服务的产业链条群是正路。

  友嘉在中国大陆的工厂,一直是由总部负责全球采购,这其中时间、运输、时效性等因素占据着很大的成本。2010年金融危机还未过去,中国大陆机床市场的火爆让很多的机床厂家措手不及:交货期延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功能部件厂家不能及时供货。如何让大家能够找到一条更合理的一种发展模式?这是友嘉集团朱志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从陈海军处得悉,朱志洋一直视大陆与台湾为一个整体的市场空间,中国已经正在成为世界*大的制造业市场,而功能部件成为瓶颈问题。

  据悉, 在杭州友佳的规划中,2015年之前要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人民币,整个友嘉集团的机床业务收入也将冲击100亿大关。届时,友嘉将不断刷新机床业成长*快纪录,直至将FFG打造成全球*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为了实现50亿人民币的销售目标,杭州友佳已取得浙江江东20万平的建厂用地,这相当于杭州友佳萧山和下沙厂区的2倍,足够友嘉未来30年的营运发展之用。

  江东工业园近1000亩地的规划已经提上日程。杭州江东数控机床城成为友嘉集团未来发展的愿景,也是未来的大发展做储备。也就是说,不但要在将来引进友嘉全球化的工厂,还要引进与为友嘉配套的企业,打造中国的数控机床城。引进核心功能部件的生产精英,打造以友嘉机床的卫星城。

  这绝对是一个大手笔!这种模式来自友嘉总部及全球的经验,更是经验之后,按中国情况所打造的又一个机床产业链。这个卫星城将会获得比台湾更快的发展,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毕竟,中国大陆作为制造业重要之地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友嘉的橄榄枝已经抛出,相信有眼光的功能部件商会携手与之共进。用陈总笑言:梧桐树已经种下,希望引来金凤凰。

  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关注行业的整体发展。功能部件是中国机床发展的瓶颈,这是尽人皆知,但是找到一种好办法,发展下去,是一些机床企业的领头羊正在做的。在友嘉的模式里,友嘉在想办法将成本降低,这里包括与功能部件厂家的合作,尤其是关键的核心功能部件如:主轴、轴承、导轨、丝杠等。无论是来自独资、合资还是国内的品牌企业,均可在友嘉提供的厂房内建立自己的生产模式,并生存发展壮大,*终随着各家的成熟度的增强而进一步完善这个服务链。形成示范作用,并*终带动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

  陈总说:我们的好多日本、台湾的供应商,如果独自来中国设厂,可能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而友佳通过打造这个数控机床城不但可以帮助供应商们规避风险,还为他们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马上注册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