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技术应用>资讯内容

关于隧道的施工方案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1-05-16 来源: 中国空压机网 查看次数: 394 

核心提示:
  1工程概况

  吕梁山隧道是太中银铁路重点控制工程,该隧道全长20738m,为太中银铁路*长隧道,也是目前国内第二长隧道。该隧道DK129+255至出口DK139+930由中铁三局承担施工任务,全长10675m.本隧道设计为双洞隧道,左,右线为两座相互平行的单线隧道,间距30m.管段内设置3#,4#,5#三座斜井,斜井平均坡度为12%,3#,4#斜井分别与吕梁山隧道在右线里程DK132+035,DK132+140.71处交会,斜井长度分别为1783m,1777m,5#斜井与吕梁山隧道在右线里程DK135+770处交会,斜井长度为1190m.该段隧道正洞属于Ⅱ,Ⅲ,Ⅳ,Ⅴ及Ⅵ级加强围岩,隧道主要穿越页岩,灰岩,砂岩层,出口段为湿陷性黄土地段,在DK139+810~DK139+690段穿越青银高速,*小埋深16m,在DK137+940~DK138+160段穿越吴城断裂带,断裂带受上封村-吴城镇-会湾村逆冲断层(F27)影响,断层上盘岩性为石英砂岩,花岗片麻岩夹伟晶岩脉,岩体破碎,花岗片麻岩岩芯呈砂状,岩体稳定性很差,断层下盘灰岩岩体破碎。本区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断层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沟谷或山坡,山梁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沟谷中有小股泉水涌出。

  2总体施工组织部署

  2.1工程范围及工区分布

  结合本工程的地质特点,围岩分布状况,工期及施工难点,该隧道采用多口掘进平行施工组织方案,分三个施工工区同时开工。一工区负责DK137+930~DK139+930段,该段属于Ⅴ,Ⅵ级加强,地质复杂,属于黄土地段,并穿越青银高速及吴城断裂带高风险作业区,采用出口单向两个作业面掘进方式。施工阶段考虑下穿青银高速施工难度大,可能制约整体施工工期,经方案比选,增设6#横洞,横洞长150m,与左线相交与DK139+560处,跳过下穿青银高速段,采用双向四个作业面的掘进方式,缓解施工压力;二工区负责5#斜井及正洞DK134+200~DK137+930段,该段地质为Ⅱ,Ⅲ,Ⅳ级,围岩主要为鲕状灰岩,砂岩,页岩为主,斜井进入正洞后,采用双向四个作业面的掘进方式,离石方向只施工到吴城断裂带,考虑吴城断裂带可以出现大的突水突泥,斜井与正洞高差大,抽排水困难,吴城断裂带施工由一工区施工,抽排水可通过6#横洞排出;三工区负责3#,4#斜井及正洞左右线129+255~134+200段,该正洞段属于Ⅱ,Ⅲ级围岩,岩石主要以鲕状灰岩,砂岩为主,围岩整体性好。3#,4#斜井为主副斜井,间距为30m.3#斜井与正洞右线相交DK132+035,向太原方向单口掘进2780m,前期考虑在太原方向增加一斜井,缓解正洞的施工压力,现场实地考察,选取一位置作为增设斜井位置,定了一个初步方案,该斜井位置坡度大,只能采取有轨运输,经核算,成本投入太大,不经济,3#斜井正洞左右线只能采用单向两个作业面的掘进方式。4#斜井与右线正洞设计相交于DK132+140.71,施工阶段考虑缓解4#施工压力,对4#斜井进行改线,*终确定改线后与右线正洞相交于DK132+966,斜井长度为1610m,斜井进入正洞后采用双向四个作业面的掘进方式。

  2.2施工进度指标确定

  根据总体的工程任务划分,结合隧道的地质情况及隧道的施工水平,对管段内各作业口,确定了主攻方向与副攻方向,主攻方向各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施工要求,副攻方向,资源配置在不影响主攻方向施工时,可进行调配使用。一工区太原方向为主攻方向,二工区5#正洞离石方向为主攻方向,太原方向为副攻方向,三工区3#正洞太原方向为主攻方向,三工区4#离石方向为主攻方向,太原方向为副攻方向。根据围岩情况及目前隧道施工水平,确定了各级围岩的进度指标:主攻方向,Ⅴ级及Ⅵ级加强围岩掘进70m/月,Ⅳ级围岩掘进100m/月,Ⅲ级围岩掘进160m/月,Ⅱ级围岩掘进180m/月;副攻方向:Ⅳ级围岩掘进85m/月,Ⅲ级围岩掘进120m/月,Ⅱ级围岩掘进135m/月。按此计算,在总工期3a内能确保整个隧道的完工。

  2.3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

  2.3.1空压机配置

  空压机配置根据施工作业面及主副攻方向来确定,主攻方向配置按单个作业面施工进行配置,副攻方向两作业面按一作业面施工配置。对长大隧道,空压机采用进洞方案,都采用螺杆空压机,水冷空压机在洞内空间小,设置冷却水池不宜。空压机在1km后风损严重,空压机1km移动一次,相应的供电变压器进行移位。

  2.3.2衬砌台车配置

  仰拱,衬砌是保证隧道结构空间安全的关键。在隧道施工中,规定了各级围岩掌子面与仰拱,衬砌的步长关系。隧道施工始终坚持开挖,仰拱,衬砌工序之间同步跟进的施工作业理念。根据总体施工部署,我管段共配置12台衬砌台车,一工区两作业面各配置1台衬砌台车,共2台。因下穿青银高速增设6#横洞,在该横洞进入正洞后,另增设两套衬砌简易台架,确保各掌子面的衬砌同步跟进,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二工区5#正洞管段,斜井进入正洞后,施工采用左右线四个作业面的掘进方式组织施工,衬砌台车各作业面1台,共4台。

  三工区3#正洞太原方向两个作业面,衬砌台车各配置1台,共2台,三工区4#正洞,斜井进入正洞后采用四个作业面的施工组织方式施工,衬砌台车每作业面1台,共4台。考虑各级围岩施工进度指标与目前衬砌施工水平,施工中衬砌不能满足规定的步长关系时,采用跳衬方案,衬砌台车前行施工衬砌,满足步长关系,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后面未施做的衬砌段将采用衬砌简易台架施工。三工区3#正洞太原方向单口掘进长度为2780m,围岩以Ⅱ级为主,按目前衬砌台车配置,衬砌施工将滞后,施工中采用跳衬方案,确保隧道结构空间的安全。待3#,4#正洞间衬砌完成后,4#正洞太原方向的2台衬砌台车移至3#正洞太原方向,施做衬砌跳衬段未施做的衬砌,可加快正洞衬砌速度。

  3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合理的辅助作业方案是确保隧道整体推进的前提保障。

  3.1斜井断面方案的确定

  吕梁山隧道斜井断面设计为5m×5.68m(宽×高),运输采取无轨运输,洞内250m设一错车平台。根据设计断面,出碴车辆只能采用单行道行使,在洞内不能调头,只能从洞口倒车到掌子面出碴。另外,罐车高度比出碴高,罐车高度为3.8m,洞内通风采用直径为1.5m的通风布向洞内供风,断面不能同时满足布置两道或三道通风布,且断面小,通风排烟困难。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斜井断面变为6.5m×6.43m(宽×高),并200m设置一倒车洞,取消错车平台,解决斜井断面小造成在出碴,通风等方面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3.2施工供电方案

  长大隧道施工,供电方案的选择重要性非常的突出,供电可靠是隧道内所有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大。该隧道主要用电设备为:隧道内的照明,施工通风用的轴流风机及射流风机,空压机,抽水水泵,输送泵等,先期斜井施工,在长大隧道施工供电方案上考虑不周,直接采用地方电力与发电机结合的供电方式,随着斜井开挖的延伸,隧道排水设备加大,用电负荷的加大,既有供电系统不能满足用电要求,另地方871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第8期供电不稳定,电压低,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转,直接制约工程进度。针对供电方案上存在的问题,重新对长大隧道的供电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设计资料及总体的施工规划,三个工区在用电高峰期总用电量为8000~9000kW.方案调整为:由离石田家会35kV变电站架设24km接引至出口,建一座简易35/10kV变电站,架设8km线路至各斜井口,作为施工供电线路。洞内通风及其它设备用电,三个工区均采用高压(电源)进洞方案。长大隧道超过1000m,由于供电距离过长,电压损失过大。洞内主要用电设备处(泵站,空压机)设置调压变压器。因吕梁山隧道出水量大,抽水设备不能因停电影响停止工作,在洞内各级泵站处配置发电机,停电或者检修线路时候启动,确保抽水设备的正常。经过实践,该供电方案是可行的,如斜井施工前按此方案实施,可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节约大量的资金。

  3.3通风方案

  施工作业环境在隧道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通风条件的好坏直接制约工程的进度。对长大隧道的通风目前也是个技术难题。在工期开工前,通风方案的选定,必须慎重考虑,在通风机的选择,风管的直径,布设的风道数量等方面必须经过严密的计算,检算,方可实施。长大隧道的施工,分阶段的通风方案能确保洞内空气的质量。吕梁山隧道通风方案按三阶段实施:**阶段,在3#,4#之间或4#与5#之间正洞贯通前,分别从各斜井口布置轴流通风机采用压入式通风,轴流风机采用2×110kW(一道通风管路),采用直径为1.5m风筒布,可开双高双低,送风距离为2200~2300m,如单口掘进超过输送距离,再采用55kW的轴流风机串联送风。3#斜井从洞口布设2道风筒,分别向正洞太原方向左右线送风,4#,5#斜井分别在斜井口布设3道风筒布向正洞送风,副攻方向左右线为交叉作业,用一道风筒分叉供左右通风,另外两道分别供主攻方向左右线通风。第二阶段,在3#,4#之间或4#与5#之间正洞贯通后,4#斜井作为进风口,3#,5#斜井通风机移至正洞,3#风机移至正洞三岔口离石方向左右线,分别向3#正洞左右线太原方向送风,5#风机移至正洞三岔口太原方向左右线,分别向5#正洞离石左右线送风,3#,5#分别作为出风口。第三阶段,因3#斜井正洞太原方向单口掘进长度为2780m,隧道掘进至2200m后,通风环境差,采用巷道式通风和混合式通风相结合。分别将正洞离石方向的轴流通风机向太原方向前移840m,位于三岔口向太原方向第二个横通道位置,左线为进风口,右线作为出风口,左线的轴流风机前挂上布帘,全洞封闭,右线轴流风机进风口接一个铁风筒进入横通道,将右线该位置的横通道封堵,如右线空气质量差,再在该横通道位置往离石方向20m处,设置1台110kW轴流风机,接上直径1.2m的风筒布至3#斜井内,抽排污浊空气。一工区由隧道出口端施工,通风直接分别在左右洞口设置轴流风机向洞内通风。

  3.4排水方案

  吕梁山隧道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断层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沟谷或山坡中,沟谷中有小股泉水涌出。区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厚度巨大,节理,裂隙,岩溶较发育,是主要的含水岩系且有较多的泉水涌出。设计资料揭示,基岩的裂隙水较发育,渗透系数为0.1m/d.隧道施工过程中,3#,5#裂隙水发育,每洞口出水量超过400m3 /h,对于长大隧道,斜井与正洞高差都在200m,要在*短的时间内排除作业面的水,成为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通过吕梁山隧道施工中对排水的摸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施工排水方案。斜井内排水为:该隧道斜井平均坡度为12%,在斜井内按550~600m设置一泵站,泵站水池容量在400m3左右,吕梁山隧道斜井泵站水池在斜井一侧打一个导洞,长20m,宽6m,深度3.5m,水池顶面与高出斜井底50cm为宜,在水池上面搭设平台,安放水泵。水泵采用55kW的渣浆泵,55kW的渣浆泵设计扬程为80m,流量80m3 /h,排水管路采用直径200mm的钢管,直径200mm的钢管允许流量240m3 /h,一道钢管接3台55kW的渣浆泵。采用泵站与泵站间逐级抽排至洞外。现场根据出水量的大小合理布设管路与加设55kW的渣浆泵。3#,4#斜井采用三级抽排,5#斜井采用二级抽排。正洞内的排水为:正洞设计坡度为11‰,反坡排水时,在正洞420m横洞道位置设置水池,水池设置在正洞中间,长8m,宽2m,深2m,水池顶面与隧道隧底面一致,上面铺设型钢及钢板,利于过车。采用13kW的污水泵进行逐级抽排,*终排入斜井内一级泵站,再通过斜井内其它泵站逐级排出洞外。13kW的污水泵扬程为40m,流量为70m3 /h,正洞内水池间布设直径200mm的排水管,一道排水管接3台13kW的污水泵,正洞顺坡排水,在正洞两侧设置排水沟,自流汇积于一级泵站水池,再通过斜井内各级泵站进行抽排至斜井外。

  4结束语

  (1)长大隧道施工先期的施工组织和完善的施工方案选择,除从成本考虑,施工工期考虑外,更重要的如何确保隧道的快速掘进,辅助作业如通风,排烟,排水等是隧道快速掘进的前提保障。

  (2)通过吕梁山隧道的施工,长大隧道施工技术难点主要在供电方案,通风排烟,排水方案等,在方案的选择上需考虑隧道施工中不可预见的因素,方案合理,可实施性强,防止在技术方案上的欠缺与不完善,给后续工程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9712010年第8期西部探矿工程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马上注册

热门资讯